第(2/3)页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竟然又是一首绝佳的好诗,旁边众位士子,不由都看的呆了。 而李愔,则是继续拿出第三张纸来,又写下一首种菊。 种菊之后,又是一首对菊。 而对菊其中两句,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更是引起一片惊呼赞叹声。 然而对菊并没有结束,之后又来一首供菊。 其中隔座香分三径路,抛书人对一枝秋两句,再次引起一片惊叹之声。 供菊之后,又来一首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咏菊之后,再有画菊、问菊、赞菊、菊影、菊梦、残菊。 在三柱香燃尽之前,李愔竟然接连写出十二首菊花诗。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十二首菊花诗,每一首,都隽永精妙。 每一首,都别出机杼。 每一首,都精彩绝伦。 每一首拿出来,都能冠绝群雄。 现场的士子,看着李愔,脸上无不流露出诸多复杂的神色,久久无语。 而李愔,则是微微笑道:“几位先生,不知本王这十二首菊花诗如何啊?” 此时,四位裁判,也被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们尽管不喜欢李愔的狂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十二首诗,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沉吟片刻之后,孔颖达不由说道:“这十二首诗,实在是构思精妙,妙不可言啊。” “先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访之既得,便种;既然盛开,便是对菊。” “相对之后,便折来供瓶赏玩;然后吟哦,再之后画菊。” “画之后再问,菊如果有知,想必也会欣喜若狂。” “问完之后是赞菊,然后菊影、菊梦,最后一篇残菊首尾。这三秋之景,具已备矣。” “此次诗会,当以这十二首诗为上。” “这十二首诗之中,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其余九首,各有精妙,便不在排序。” 孔颖达说完之后,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这十二首菊花诗,李愔是抄袭红楼梦里的咏菊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