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河东道和河南道,蝗灾彻底爆发。 虽然阻止及时,百姓异常努力。 但是蝗虫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面对无边无际,每天都在成长的蝗虫。 无数百姓,连同当地的官员,都陷入到绝望之中。 就连总指挥越王李泰,心里都升起绝望之感。 蝗虫实在是太多了啊! 漫说只有这么多人,就算人手再多上一倍,也不可能将这些蝗虫全部消灭掉啊! 蝗灾,果然是天灾,根本就不是人力所可以抗衡的! 河东道和河南道,许多地方的庄稼,都被蝗虫群吞噬一空。 蝗虫所过之处,真的可以用寸草不生来形容。 并且,蝗虫经过一次二次三次蜕皮之后,越来越趋近于成熟期。 体型越来越庞大,运动能力越来越强,食量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剧。 到这时候,所有的百姓,包括越王李泰在内,都不由开始悲观绝望起来。 而就在此时,关中第一批支援的鸭子,已经赶到。 其实,这次蝗灾,朝廷是密切关注的。 对于关中和河东道、河南道的灭蝗进度,朝廷虽然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能掌握实时动态。 但是至多三四天的时间,就会收到详细奏报。 原本,在唐皇和朝廷文武大臣想象之中。 肯定是河东和河南道更占优势,他们更有可能成功控制住蝗灾,并且将蝗虫全部消灭掉。 必定,蜀王和越王,都是在三个月前,就提前有所准备的。 并且,关中才是重灾区。 河东道和河南道的灾情,肯定要比关中低很多。 并且,越王李泰这边,背后可是站着长孙家族。 无论从那一点来看,河东道和河南道,局面都要更好。 但是,等蝗灾一爆发之后,两地的局势,和他们预料之中的,则是截然相反。 刚开始的时候,关中采取大量的鸭子来消灭蝗虫。 而河东道和河南道,则是组织百姓进行灭蝗。 唐皇还有文武百官,这才明白,蜀王三个月前就开始建设养鸭场,还有高价收购鸭子的用意。 原来,蜀王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灭蝗做准备。 甚至此时,唐皇也明白了,蜀王为什么会在府中研究烤鸭。 并且在状元楼推出大唐烤鸭。 原来蜀王早就准备好用鸭子来灭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