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嘶! 看完这最后一张纸,孔颖达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另外四个裁判,忍不住问道:“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又有佳句?” 此时,孔颖达忍不住念了出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听完这段时候,剩下的四个裁判,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是词语优美的话! 那么这一段,就是在思想层面上达到了极致,可说已经达到在止于至善的地步。 这种忧国忧民的崇尚情怀,让五位裁判,齐齐动容。 这一段一出,在看卢浩的文章,已经味同嚼蜡,索然无趣,直接就被轰成了渣渣。 原来,蜀王不但文采斐然,便是连思想觉悟,都已经达到如此高的地步。 虞世南不由叹息道:“此文,必将成为千股名篇,让后人世代诵读啊!” 阎立本叹息道:“吾等何其幸也?必引躬逢其会而因之留名啊!” 是的,这篇大雁塔赋,写的实在是太牛了。 绝对能够名传千古啊! 而他们,也将因为这一篇赋,被记载下来。 算了抱了一次大腿,跟着一起出名。 当然了,事实上,无论是虞世南还是阎立本。 纵然没有这篇大雁塔赋,其本身的成就,已经足以留名史书。 不过,这个时代的文人嘛,身上都有着文人特有的傲气。 这次他们算是沾了蜀王的光,倒是让他们有些不好意思。 最终,五位裁判一致判定,蜀王的大雁塔赋获胜。 听到这个判决之后,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这篇文章,他写的实在坚信,不知累死了多少脑细胞。 因为这篇文章,他可不仅仅是抄袭啊,还有原创的地方。 额,这片大雁塔赋,他可是抄袭了滕王阁赋的部分,外加岳阳楼记的一部分。 两篇千古流芳的文章,被他糅合到了一篇之中。 当然了,他写的是大雁塔,文章开篇的部分,自然不可能照单全程,还是有需要他自己捉笔的地方。 还好李愔还是有一点底子的,绞尽脑汁,倒是勉强能够不露出破绽。 而他抄袭了两篇千古名篇,如果还不能获胜的话,才是咄咄怪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