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朝堂之上,李世民忍不住向蜀王李愔询问道:“蜀王,冬小麦的种植,是你带领的科研院研究发明并且推广出来的。” “你且说说,为什么冬小麦的产量,反而会比春小麦更高呢?” 李愔微微一笑,侃侃而谈道:“冬小麦经过一冬天得抗寒抗旱,立春之后,就能迅速生长。” “若非一片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冬小麦历经严寒,自然要比春小麦高产!” 听完李愔得分析,满朝文武,都轰然较好。 尤其是那句:若非一片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更是让许多文臣,为之吟哦不已。 此时,魏征举一反三,不由向李愔问道:“殿下,按照这个道理。稻、黍、稷、菽放到冬天种植,是不是也能够高产呢?” 听到魏征的话,李愔不由满头黑线。 不是所有的粮食都是小麦,不是所有的粮食都适合冬天种植。 李愔不由说道:“稻黍稷菽,这四种粮食是不能放在冬天种植的,因为严寒会把它们冻死。” 听到这个消息,魏征也只有遗憾止步。 而此时,房玄龄忍不住询问道:“殿下,现如今,北方的百姓有了高产农作物。” “而南方百姓却是不适宜种植小麦,不知殿下可否让科研院在研究出一种可以适宜南方百姓高产的农作物?” “这样一来,我大唐所有地方的百姓,都能够提高产量。大唐百姓,全都会记挂着殿下的好。” 李愔不由说道:“其实,科研院还真的为南方的百姓,研究出一种高产的农作物。” “当然了,并不是直接提高亩产量,而是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两季, 甚至能够种植三季。” “这种水稻,就算亩产量只有三百斤,但是如果一年三熟的话,那就相当于一年产九百斤,要比小麦都要高产的多。”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都忍不住蹭地一下站起身来。 眼神炯炯地看向李愔:“愔儿,你这话可是真的?这世上,真的有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得水稻?” 多新鲜啊。 这在后世,早已经是司空见惯得事情。 当然了,在这个农作物都是一年一熟得时代。 当他们听到有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得水稻的时候,自然会为之惊愕吃惊了。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238章 若非一片寒彻骨)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大唐之我真是纨绔皇子》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3/3)页